|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结石痛打针的药物镇痛效果一般持续4-6小时,实际时间受到药物种类、个体代谢差异、结石位置、疼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1、药物种类:非甾体抗炎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作用约4小时,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可持续6小时以上。
2、个体差异:肝功能异常者药物代谢减慢可能延长药效,老年患者对药物敏感性增加可能增强镇痛持续时间。
3、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引发的绞痛较下段结石更剧烈,可能缩短有效镇痛时间,需重复给药。
4、疼痛程度:重度肾绞痛可能导致药物吸收减缓,降低血药浓度峰值,从而缩短实际镇痛持续时间。
建议疼痛反复发作时及时复查泌尿系超声,药物镇痛仅为对症处理,需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等病因治疗。
肾结石和尿结石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控制体重及定期复查,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随感染时需及时就医。
1、调整饮食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可抑制结石形成。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3000毫升,均匀分配于全天,避免尿液浓缩,尤其睡前需适量饮水。
3、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钙排泄,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
4、定期监测每6-12个月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若出现腰痛、血尿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诊。
日常可进行跳绳等纵向运动帮助微小结石排出,但剧烈疼痛发作时需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