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膀胱结石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排尿困难或肾积水等并发症。后果严重程度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合并感染及基础疾病有关。
1. 小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能自行排出,通常表现为轻微排尿不适或血尿,可通过多饮水、口服排石药物如坦索罗辛、枸橼酸氢钾钠等促进排出。
2. 梗阻性结石:结石堵塞尿道可能导致急性尿潴留,伴随剧烈腹痛和排尿中断,需紧急导尿或膀胱镜取石,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钬激光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
3. 感染性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发热、脓尿,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并尽早清除结石避免败血症风险。
4. 长期并发症:反复结石刺激可能增加膀胱癌变概率,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尿液分析监测。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存在排尿异常或反复腹痛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4毫米的结石通常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对结石的检出能力主要与结石成分、位置、设备分辨率以及操作者经验有关。
1、结石成分:尿酸结石等非钙化性结石在B超下显影较淡,可能影响检出率,而草酸钙结石等钙化性结石显影更清晰。
2、结石位置: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更容易被检出,输尿管中下段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
3、设备分辨率:高频探头对微小结石的识别更敏感,部分基层医院的低端设备可能漏诊4毫米以下的结石。
4、操作者经验: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结石检出率,经验丰富的医师能通过多切面扫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建议结合尿液检查评估血尿情况,必要时可通过CT平扫进一步确诊,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