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缓解结石疼痛可通过按压合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实现。穴位刺激能暂时减轻疼痛,但需配合医疗干预处理结石病因。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压可缓解肾绞痛。用拇指垂直按压至酸胀感,重复进行。
2、三阴交穴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对泌尿系统疼痛有调节作用。拇指按压配合缓慢深呼吸效果更佳。
3、足三里穴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能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可用艾条温和灸或持续指压。
4、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有助于疏肝理气止痛。建议按压与轻揉交替进行。
穴位缓解仅为辅助手段,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配合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
肾结石引起的腹痛可通过多饮水、热敷、药物镇痛、体外碎石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痉挛、肾积水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泌尿系统,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加重脱水。
2、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或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
3、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盐酸曲马多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或解除平滑肌痉挛发挥作用,但须警惕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
4、体外碎石对于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该技术通过高能声波将结石分解为小于4毫米的颗粒,术后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排出。
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时需急诊处理。日常应限制草酸钙含量高的菠菜豆腐等食物,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