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膀胱结石可通过B超确诊,B超是诊断膀胱结石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准确率较高,其他辅助检查还包括尿常规、膀胱镜等。
1、B超检查B超能清晰显示膀胱内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典型结石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
2、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脓尿等异常,约85%膀胱结石患者存在镜下血尿,但尿常规不能直接确诊结石。
3、膀胱镜检查作为确诊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结石形态并同时进行取石治疗,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用于B超诊断不明确时。
4、X线检查约90%膀胱结石为阳性结石,可通过腹部平片发现,但对尿酸等阴性结石检出率低,常需结合B超检查。
确诊膀胱结石后建议多饮水保持尿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查监测结石情况。
肾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氢钾钠、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根据结石成分及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
1、枸橼酸氢钾钠适用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的溶石治疗,通过碱化尿液促进结石溶解。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尿液pH值。
2、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直径小于10毫米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
3、双氯芬酸钠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肾绞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胃肠道溃疡患者慎用,必要时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4、别嘌醇针对高尿酸血症继发的尿酸结石,可抑制尿酸生成。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同时配合低嘌呤饮食控制。
肾结石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医,药物选择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同时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