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尿结石引起的疼痛使用止痛针后,镇痛效果一般可持续4-6小时,实际持续时间受到结石大小、疼痛程度、个体代谢差异及药物种类等因素影响。
1、结石大小较小结石可能随尿液移动刺激输尿管,疼痛持续时间较短;较大结石易造成梗阻,需重复注射止痛药物。
2、疼痛程度轻度绞痛可能单次注射即可缓解,剧烈疼痛可能需要联合其他镇痛方式或增加给药频次。
3、代谢差异肝功能异常或老年患者代谢较慢,药物作用时间可能延长;儿童或体质敏感者需调整剂量。
4、药物种类非甾体抗炎药如酮咯酸氨丁三醇作用时间较短,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镇痛效果更持久但需警惕副作用。
建议疼痛反复发作时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位置,必要时进行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同时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
腰结石排石过程中可能出现腰部钝痛、排尿异常、血尿、发热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结石大小和位置有关。
1、腰部钝痛结石移动时刺激输尿管引发痉挛性疼痛,表现为单侧腰部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下腹及会阴部。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敷缓解,医生可能开具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
2、排尿异常结石阻塞尿路会导致尿频尿急,可能伴随排尿中断或尿流变细。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排石,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颗粒、金钱草颗粒、尿石通丸等。
3、肉眼血尿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引发出血,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出现血尿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风险,临床常用云南白药胶囊、肾上腺色腙片、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
4、发热寒战提示可能继发泌尿系感染,需警惕脓毒血症风险。这种情况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联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碳酸氢钠片等抗感染药物。
排石期间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