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结石病可能由饮水量不足、高盐高脂饮食、代谢异常、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饮水量不足每日水分摄入过少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浓茶和咖啡。
2、高盐高脂饮食过量摄入钠和动物蛋白会增加尿钙排泄。需限制腌制食品和红肉,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代谢异常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有关,表现为血钙升高或尿酸结晶。需使用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代谢。
4、泌尿系统感染变形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脲酶可导致磷酸铵镁结石。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
输尿管结石7毫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等方式治疗。结石体积小于10毫米时通常优先尝试保守治疗。
1、多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路,促进结石自然排出,可配合跳跃运动加速结石移动。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体外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中上段结石,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为小于4毫米的颗粒,需评估肾功能及结石硬度。
4、输尿管镜碎石: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配合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用于下段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者,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治疗期间需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及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