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肾炎可通过B超检查辅助诊断,但确诊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检测等综合评估。B超检查可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异常,主要适用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疾病筛查。
1、肾盂肾炎B超可见肾盂扩张或积水,可能伴随尿路感染症状。需配合尿培养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肾小球肾炎B超可能显示肾脏体积增大,但早期改变不明显。确诊需肾活检,临床常用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
3、多囊肾B超能清晰显示多发囊肿,具有遗传特征。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缬沙坦、美托洛尔、呋塞米等药物。
4、慢性肾病晚期B超可见肾脏萎缩,皮质变薄。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常用碳酸氢钠、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三醇等对症治疗。
建议肾炎患者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指标。
肾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方式治疗。肾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原因有关。
1、手术切除局限性肾肿瘤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位置,术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
2、靶向治疗晚期肾癌可选用舒尼替尼、培唑帕尼、阿昔替尼等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控制病情进展。
3、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可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适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
4、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可缓解骨转移疼痛,传统放疗对肾癌敏感性较低,主要用于姑息治疗。
确诊肾肿瘤后应限制高脂饮食,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进行CT复查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