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肾结石无明显疼痛时是否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需结合结石大小、位置及肾功能评估,主要考虑因素有结石直径是否超过10毫米、是否合并尿路梗阻、肾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可自行排出,无须碎石;超过10毫米的结石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干预,碎石前需完善泌尿系CT评估。
2、尿路梗阻:若影像学提示结石导致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即使疼痛轻微也需及时处理,避免肾功能损害,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3、肾功能:肌酐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需谨慎选择碎石,可能需优先置入输尿管支架解除梗阻,再分期处理结石。
4、感染风险:合并泌尿系感染时禁止直接碎石,需先控制感染,否则可能导致脓毒血症,治疗可选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微小结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发热或腰痛加剧需立即就医。
肾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引发严重梗阻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是否需要开刀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合并感染以及肾功能受损程度。
1. 结石大小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难以自行排出,可能卡在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
2. 梗阻程度结石引起完全性尿路梗阻超过2周,可能导致不可逆肾功能损伤。此时需紧急解除梗阻,常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或手术取石。
3. 合并感染结石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或脓肾时,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需在抗感染同时通过手术清除感染灶,常见术式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4. 特殊位置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鹿角形结石易造成持续损害。即使无症状,直径超过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也建议手术干预。
术后需增加每日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