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控制疼痛发作及定期复查。主要干预方式包括限制高草酸食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按医嘱使用解痉镇痛药物、必要时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
1、饮食调整减少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饮食,适量补充低脂乳制品维持钙平衡,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
2、液体管理保持每日尿量2000-2500毫升,可交替饮用白开水与柠檬水,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加重脱水。
3、症状控制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缓解疼痛,伴随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顽固性疼痛需就医注射哌替啶。
4、医疗随访小于5毫米结石建议每月超声复查,合并肾积水需每3个月评估肾功能,反复发作者应完善24小时尿生化代谢评估。
保持每日30分钟跳跃运动促进结石排出,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急诊处理,长期结石病史患者建议每年代谢筛查。
小孩睾丸大小不一样可能由生理性差异、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肿瘤等原因引起,需通过体格检查、超声等明确诊断。
1、生理性差异儿童睾丸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不对称,通常无伴随症状,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定期观察生长变化。
2、鞘膜积液鞘状突未闭合导致液体积聚,可能与腹腔压力增高有关,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大。轻度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鞘膜翻转术治疗。
3、腹股沟斜疝肠管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可能与哭闹、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有关,表现为可复性包块。家长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避免嵌顿风险。
4、睾丸肿瘤儿童罕见但需警惕,可能与隐睾病史有关,表现为睾丸质地硬、增长迅速。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多数需手术切除。
建议家长避免自行按压肿块,记录睾丸变化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发现异常及时至小儿外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