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谢病的饮食
内分泌科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戈谢病
内分泌科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戈谢病
戈谢病患者饮食需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可适量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戈谢病是一种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因葡萄糖脑苷脂酶缺乏导致脂质代谢异常,饮食调整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

戈谢病患者常因脾脏肿大压迫胃肠导致吸收不良,需通过全脂牛奶、坚果酱、橄榄油等食物补充热量。这类食物能帮助维持体重,但需避免油炸食品以防加重肝脏负担。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日分5-6次进食。
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嫩豆腐有助于修复组织损伤,每日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需选择低脂蛋白来源,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防止继发性痛风发作。蛋白质应均匀分配至各餐次。
软米饭、小米粥、低筋面条等主食可减轻消化负担。建议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粗粮和含麸质食物。每餐主食量控制在100-150克,可搭配发酵面食如馒头改善消化吸收。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需重点补充,可通过强化谷物、深海鱼、蛋黄等获取。维生素C每日200-300毫克,可从煮软的西蓝花、猕猴桃中摄取。脂溶性维生素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蓄积。
钙质每日需800-1000毫克,优选低脂乳制品。铁剂补充应监测血清铁蛋白,避免过量。钠摄入需限制在3克/日以内,慎用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防止电解质紊乱。锌元素可通过牡蛎、瘦肉适量补充。

戈谢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血液检查。所有饮食调整应在代谢科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补充营养素。注意记录每日食物摄入与症状变化,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食欲和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