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超声检查未发现结石可能与结石体积过小、检查时机不当、设备分辨率限制或非结石性疼痛有关,可通过复查超声、CT检查、尿液分析及症状观察进一步排查。
1、复查超声:建议间隔2-4周复查超声,尤其针对肾绞痛发作期可能因结石移动导致漏诊,复查时可要求医生重点扫描输尿管生理狭窄部位。
2、CT检查:泌尿系CT平扫对2毫米以上结石检出率超过95%,可明确超声难以发现的输尿管中段结石或尿酸结石,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
3、尿液分析:尿常规发现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微小结石,24小时尿生化检查可判断结石风险因素,建议收集发作期尿液送检提高阳性率。
4、症状观察:记录疼痛性质与排尿情况,肾绞痛典型表现为肋脊角放射痛伴血尿,若持续存在症状需考虑非结石因素如肌肉劳损或神经痛。
出现反复腰痛或血尿建议完善代谢评估,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量补充枸橼酸盐制剂预防结石形成。
输尿管结石通常可通过药物排石或体外碎石治疗,当存在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合并严重肾积水、反复感染或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建议手术干预。
1、结石过大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难以自行排出,可能引发尿路梗阻。此时可选择输尿管镜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需完善泌尿系CT评估。
2、肾积水加重结石导致中重度肾积水可能损害肾功能,伴随腰部胀痛、尿量减少。需紧急解除梗阻,常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碎石手术。
3、反复尿路感染结石合并反复发热、脓尿等感染症状,可能引发脓毒血症。应在控制感染后行手术治疗,避免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期间碎石。
4、保守治疗失败药物排石治疗4周无效或结石位置无变化,伴随持续肾绞痛。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辅助后,再考虑手术干预。
术后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