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输尿管下段结石多数可以自行排出,排出概率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概率较高,可通过多饮水、适度运动促进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或山莨菪碱等药物辅助治疗。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下段的结石更接近膀胱出口,排出路径较短,排石成功率相对较高,可能伴随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无狭窄或畸形时结石更易排出,若存在输尿管炎性水肿,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
4、伴随症状出现持续剧烈腰痛、发热或肾功能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等介入治疗。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饮食,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帮助结石移动,若两周内未排出应及时复查。
肾结石排出时间通常为2天到4周,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状态、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4毫米的结石多数可自行排出,超过6毫米的结石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大量饮水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
2、结石位置位于肾盂的结石排出时间较长,已进入输尿管的结石排出相对较快。适度运动可帮助输尿管蠕动。
3、输尿管状态输尿管狭窄或存在先天畸形会延长排出时间。临床常用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扩张输尿管。
4、个体差异代谢异常体质患者结石排出速度较慢。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可缓解排石过程中的绞痛症状。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饮食,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