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16毫米的结石通常难以通过输尿管自然排出。输尿管平均直径约为3至4毫米,结石能否排出主要取决于结石位置、患者输尿管条件、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
1、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上段的16毫米结石排出概率极低,中下段结石在输尿管扩张情况下有较小概率排出,但可能引发剧烈肾绞痛。
2、输尿管条件既往有输尿管狭窄或畸形者更易发生嵌顿,需通过影像学评估输尿管通畅度,必要时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3、并发症风险大体积结石易导致输尿管完全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解除梗阻。
4、治疗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部分1至2厘米的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可处理绝大多数病例,开放手术已较少采用。
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
严重肾结石需警惕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关键措施包括控制疼痛、促进排石、预防复发及定期监测。
1. 控制疼痛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曲马多或哌替啶缓解绞痛,避免自行服用含钙抗酸剂加重结石。
2. 促进排石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口服坦索罗辛或枸橼酸氢钾钠促进排出,大于6毫米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3. 预防复发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患者应减少动物内脏摄入。
4. 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及肾功能,长期存在结石者需评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
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及高盐饮食,出现发热或持续血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