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肾结石躺下疼痛而坐起缓解的现象可能与结石位置移动、输尿管压力变化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结石卡顿、体位性压迫、泌尿系统感染、梗阻性肾病。
1. 结石卡顿结石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移动时,平躺可能加重局部压迫。建议保持半坐卧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山莨菪碱片或坦索罗辛缓解痉挛。
2. 体位性压迫卧位时肾脏位置改变导致结石接触面增大。改变体位可减轻压力,急性期可尝试热敷,必要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吲哚美辛止痛。
3. 泌尿系统感染合并感染时卧位可能加剧肾盂张力。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菌药物。
4. 梗阻性肾病结石导致尿路梗阻时体位变化影响尿液引流。需超声检查评估积水程度,严重者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疼痛持续或发热时应立即就诊泌尿外科。
肾脏小结石通常可通过B超显示,B超检查对直径超过2毫米的结石检出率较高,实际显示效果受结石成分、位置、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等因素影响。
1、结石大小直径超过2毫米的肾结石在B超下多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但尿酸结石等低密度结石可能回声较弱。
2、结石成分草酸钙结石显影最清晰,磷酸铵镁结石次之,纯尿酸结石或胱氨酸结石可能需CT辅助诊断。
3、设备因素高频探头对小结石分辨率更高,但深部结石需低频探头,三维超声能提升微小结石检出率。
4、操作技术多切面扫查、改变体位观察及彩色多普勒辅助可提高结石检出概率,肾盂积水征象能间接提示结石存在。
建议检查前适量饮水充盈膀胱,肥胖患者或肠道气体过多时可能需选择CT检查,发现结石后应定期复查监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