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血糖低于1.1毫摩尔/升属于严重低血糖,需立即就医。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包括冷汗、心悸、意识模糊,可能由胰岛素过量、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肿瘤或严重营养不良引起。
1、胰岛素过量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过量会导致血糖骤降,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并调整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阿卡波糖。
2、肝肾功能异常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肾脏葡萄糖重吸收障碍可能引发低血糖,需治疗原发病并监测血糖,相关药物有护肝片、促红细胞生成素、复合维生素B。
3、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等肿瘤异常分泌胰岛素样物质,表现为空腹严重低血糖,需手术切除肿瘤,诊断用药包括奥曲肽、二氮嗪、生长抑素类似物。
4、营养不良长期饥饿或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能量摄入不足,需少量多餐补充碳水化合物,可选用肠内营养粉剂、口服补液盐、多种微量元素制剂。
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应急,定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
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日三餐定时定量。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
3、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西格列汀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4、血糖监测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可更好掌握血糖波动规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综合管理,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稳定情绪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