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肾结石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输尿管水肿堵塞、促进残石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留置导管的原因主要有术后输尿管水肿、残余结石清除、预防感染、保护肾功能。
1、术后输尿管水肿:微创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输尿管黏膜损伤,留置双J管可维持尿路通畅,避免水肿引起的急性梗阻。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水肿消退情况。
2、残余结石清除:直径小于4毫米的碎石可能滞留输尿管,导管形成的支架效应有助于残石随尿液自然排出。术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排石。
3、预防感染:导管可避免尿流淤滞,降低细菌滋生风险。术后可能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
4、保护肾功能:短期留置能缓解手术侧肾脏压力,避免肾积水导致的肾功能损伤。通常导管留置2-4周后经膀胱镜取出。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出现血尿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饮食注意限制高草酸食物,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
输尿管结石是否需要碎石治疗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通常直径超过5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建议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需结合梗阻程度、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评估。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多数可自行排出,超过5毫米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超过10毫米常需输尿管镜碎石。
2、梗阻程度完全性梗阻或合并肾积水时,即使结石较小也需积极干预,避免肾功能损害。
3、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更适合体外碎石,中下段结石可能需输尿管镜手术,不同位置处理方式有差异。
4、肾功能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时需优先解除梗阻,必要时留置双J管引流,再分期处理结石。
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术后需多饮水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