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泌尿系统结石从肾脏移动到膀胱的过程中,通常会经过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狭窄管道,结石在此处可能引发剧烈疼痛或梗阻。
1、解剖位置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全长约25-30厘米,分为腹部段、盆部段和壁内段三部分,结石移动时易在生理狭窄处卡顿。
2、移动过程结石从肾盂脱落后,随尿液流经输尿管,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有较大概率自行排出,较大结石可能滞留引发肾积水。
3、典型症状输尿管结石常表现为突发性腰腹部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伴血尿、尿频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诊断方法通过泌尿系超声、CT尿路成像可明确结石位置,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必要时需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评估肾功能。
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突发剧烈疼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
肾结石可能引起尿频、排尿不畅等症状。肾结石引发的泌尿系统刺激或梗阻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时可伴随血尿或肾绞痛。
1、结石移动刺激结石在输尿管移动时刺激膀胱神经,导致尿频尿急。建议多饮水促进排石,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症状。
2、下段输尿管梗阻结石卡压在输尿管膀胱开口处造成机械性梗阻,引发排尿不畅。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别嘌醇、碳酸氢钠。
3、继发尿路感染结石滞留易诱发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加重排尿异常。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膀胱三角区刺激较大肾结石进入膀胱后反复摩擦三角区,产生持续性尿意。可通过经尿道膀胱碎石术处理,配合使用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奥昔布宁改善症状。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发热或持续血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