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输尿管下段结石位于输尿管与膀胱连接处上方约5厘米范围内,具体可发生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至输尿管膀胱壁内段之间。
1、解剖定位:输尿管下段指从骨盆上口至膀胱壁的输尿管部分,结石多嵌顿在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处中的最低位,即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2、体表投影:对应人体下腹部及腹股沟区域,男性可放射至阴茎根部,女性多表现为阴道前庭区牵扯痛。
3、影像特征:通过CT或B超检查可见结石位于骶髂关节水平以下,常伴有近端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征象。
4、症状关联:该部位结石易刺激膀胱三角区,引发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可能伴随终末血尿。
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
肾结石管通常放置在输尿管或肾盂内,主要用于引流尿液或辅助碎石排出,具体位置需根据结石大小、梗阻部位及手术方式决定。
1、输尿管支架双J管一端置于肾盂,另一端插入膀胱,适用于输尿管狭窄或碎石术后预防梗阻,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尿频、血尿等反应。
2、肾造瘘管经皮肤穿刺置入肾盂,用于严重肾积水或感染时的紧急引流,需定期冲洗维护,避免导管堵塞或移位。
3、输尿管镜置管通过尿道逆行植入的细导管,常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前的定位,术后短期内即可拔除,创伤较小。
4、特殊导管如球囊扩张导管用于合并输尿管狭窄时,金属网状支架用于恶性肿瘤压迫等情况,需个体化选择。
置管后需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导管位置,出现发热或严重血尿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