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疼痛发作不一定代表结石正在下排,疼痛可能与结石移动、梗阻程度、感染刺激、平滑肌痉挛等因素有关。
1. 结石移动: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摩擦黏膜引发疼痛,但移动方向不一定是向下,可能因体位变化出现位置波动。
2. 梗阻程度:结石完全阻塞输尿管会导致肾盂内压急剧升高,表现为持续性绞痛;部分梗阻可能仅引起间歇性隐痛。
3. 感染刺激:合并尿路感染时,细菌毒素刺激输尿管壁神经末梢,即使结石未移动也可出现疼痛伴发热症状。
4. 平滑肌痉挛:输尿管试图通过痉挛推动结石时产生剧烈绞痛,这种痉挛可能反复发作而与结石实际位移无关。
建议疼痛发作期间增加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及时通过超声检查确认结石位置变化情况。
泌尿系统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结石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路,预防结石增大,适用于5毫米以下的结石。
2、药物排石:枸橼酸氢钾钠可碱化尿液,坦索罗辛能松弛输尿管,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适用于6-10毫米的结石。
3、体外碎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4毫米的颗粒,需配合体位排石,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
4、手术取石: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碎石适用于大于15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防止输尿管狭窄。
结石患者应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浓茶等食物,适度跳跃运动帮助排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