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血糖高与贫血可能存在关联,两者关系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营养吸收障碍、慢性炎症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因素。
1、糖尿病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肾脏功能,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发肾性贫血。需控制血糖并监测肾功能,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
2、营养吸收障碍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影响铁、叶酸等造血原料吸收。建议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可补充多糖铁复合物、叶酸片等。
3、慢性炎症反应高血糖状态易诱发慢性低度炎症,干扰铁代谢并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需控制炎症指标,必要时使用罗沙司他等铁调素调节剂。
4、药物副作用部分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补充甲钴胺等维生素B12制剂。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血常规,日常注意均衡摄入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
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具体用药需根据分型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选择。
1、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常见剂型包括普通片、肠溶片和缓释片。
2、格列美脲磺脲类促泌剂,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需警惕低血糖风险。
3、西格列汀DPP-4抑制剂通过延长内源性GLP-1作用时间调节血糖,具有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势。
4、胰岛素1型糖尿病及晚期2型糖尿病必需药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速效、中效、长效及预混等多种剂型。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配合饮食运动管理,所有降糖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