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牙龈出血肿痛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维生素缺乏、牙龈炎、牙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刷牙方式、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牙周治疗等方式缓解。
1、口腔卫生不良刷牙方式不当或清洁不彻底导致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红肿出血。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2、维生素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K会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凝血功能。可适量增加柑橘类水果、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
3、牙龈炎可能与牙结石刺激、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充血、触碰出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口颊片、西地碘含片等药物。
4、牙周炎可能与厌氧菌感染、咬合创伤等因素有关,常伴随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需进行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严重者可配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
日常避免过烫过硬食物刺激,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有助于维护牙周健康。
洗牙后牙龈出血可能与牙龈炎症、操作刺激、凝血功能异常、牙周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冷敷、药物辅助、牙周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龈炎症牙龈存在慢性炎症时,洗牙过程中器械触碰易导致出血。建议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出血持续可外用云南白药粉止血。
2、操作刺激超声洁治仪震动可能损伤脆弱牙龈组织。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采用冰袋间断冷敷10分钟减轻肿胀,通常48小时内可自行恢复。
3、凝血异常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时出血时间延长。需检测凝血四项,必要时口服维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禁用抗凝类药物。
4、牙周疾病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龈下结石清除后可能出现渗血。需进行牙周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填塞,出血量大时采用牙周塞治剂压迫。
术后一周内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进食过热或辛辣食物,若出血超过72小时或伴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