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适用于下段输尿管结石,常见副作用为头晕或体位性低血压。
2、双氯芬酸钠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结石移动引发的绞痛和炎症反应,胃肠溃疡患者慎用,需配合护胃药物使用。
3、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药物适用于尿酸结石患者,可溶解结石并预防复发,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尿液酸碱度。
4、抗生素合并尿路感染时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感染性结石患者需足疗程用药,防止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立即急诊处理。
膀胱结石多数情况下无法自行排出,能否排出主要与结石大小、形状、位置、患者尿路通畅度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医疗干预。
2、结石形状:表面光滑的圆形结石更易排出,不规则形状或带棱角的结石容易卡在尿道。
3、尿路状况:存在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时,即使小结石也难以排出,可能伴随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
4、继发感染: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避免长期憋尿,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