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膀胱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反复感染或引起排尿困难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激光碎石术。
1、经尿道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使用机械钳、超声或气压弹道设备粉碎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30毫米的结石,术后需留置导尿管。
2、耻骨上取石术在耻骨上方切开膀胱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过大或过硬结石,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需膀胱造瘘。
3、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适用于2-20毫米的单一结石,但需配合体位排石,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4、激光碎石术钬激光光纤经膀胱镜抵达结石部位,将结石汽化分解成粉末,出血风险低,适合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术后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情况。
膀胱结石的特征主要有尿频、排尿疼痛、血尿、尿流中断等。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通常由尿液浓缩、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尿频膀胱结石刺激膀胱黏膜会导致尿频,患者可能频繁产生尿意但每次尿量较少。这种情况可能与饮水不足或尿路感染有关,建议增加水分摄入并就医检查。
2、排尿疼痛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道或膀胱壁,导致排尿时出现刺痛或灼烧感。疼痛多出现在排尿末期,可能与尿路感染或结石体积较大有关。
3、血尿结石摩擦膀胱黏膜可能导致肉眼可见的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程度与结石大小和形状有关,通常表现为终末血尿。
4、尿流中断较大的结石可能堵塞膀胱出口,导致排尿过程中尿流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可能恢复排尿,这种情况提示结石体积较大。
膀胱结石患者应保持充足饮水,避免高草酸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