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糖尿病并发症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药物治疗针对不同并发症使用相应药物,如糖尿病肾病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视网膜病变可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神经病变可用α-硫辛酸。
3、手术治疗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如糖尿病足溃疡需清创或截肢,视网膜病变需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术。
4、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并发症进展,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同时注意足部护理和眼部保健。
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时能否停药需结合个体情况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病程长短、胰岛功能、并发症风险、用药类型等。
1、病程长短: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使血糖达标,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逐步减药;病程超过5年者通常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2、胰岛功能:通过C肽检测评估胰岛细胞储备功能,保留部分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减药成功率更高,完全依赖外源胰岛素者必须持续用药。
3、并发症风险: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已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即使血糖正常也需维持部分降糖药物以发挥器官保护作用。
4、用药类型:使用二甲双胍等基础药物者可酌情调整剂量,而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注射治疗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动态血糖,任何药物调整都应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