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多数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硬度以及患者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结石直径、结石成分、输尿管解剖结构、合并感染等。
1、结石直径直径小于10毫米的结石适合体外碎石,过大结石可能需联合输尿管镜手术。碎石前需通过CT或B超明确结石大小。
2、结石成分尿酸结石和磷酸铵镁结石较易粉碎,胱氨酸结石及草酸钙结石硬度较高。结石成分分析可指导调整冲击波能量参数。
3、输尿管结构输尿管狭窄或迂曲可能影响碎石效果,需术前评估尿路通畅度。合并输尿管息肉或畸形者需谨慎选择碎石方案。
4、合并感染存在泌尿系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再碎石,避免菌血症风险。术前应完善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
碎石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肾结石增多可能引发肾积水、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等危险,主要风险包括梗阻性肾病、脓毒血症、慢性肾衰竭、急性肾绞痛。
1、梗阻性肾病:结石堵塞输尿管可能导致尿液回流,引发肾盂积水。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常用药物有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山莨菪碱。
2、脓毒血症: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引发败血症。需紧急抗感染治疗,可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严重时需经皮肾造瘘引流。
3、慢性肾衰竭:长期结石刺激可导致肾实质萎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碳酸氢钠、药用炭片。
4、急性肾绞痛:结石移动时引发剧烈疼痛。可应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哌替啶、布洛芬,同时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评估结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