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B超未检出结石可能由结石过小、检查时机不当、非钙化结石或仪器分辨率不足导致,可通过复查B超、CT尿路造影、超声造影或磁共振水成像进一步排查。
1、结石过小直径小于2毫米的微小结石可能被B超遗漏,建议增加饮水促进排泄后复查,必要时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消石素胶囊等溶石药物辅助诊断。
2、检查时机不当排尿后膀胱空虚或结石移位至输尿管狭窄段时易漏诊,需选择充盈膀胱状态复查,可配合双氯芬酸钠栓解痉或坦索罗辛扩张输尿管提高检出率。
3、非钙化结石尿酸结石等X线透光结石在B超中显影较差,需进行尿酸碱度检测,确诊后可服用别嘌醇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4、设备局限性肥胖患者或肠道气体干扰可能影响成像质量,建议改用64排螺旋CT或双源CT检查,此类设备对各类结石的检出率超过95%。
出现肾绞痛等症状但B超阴性时,建议3日内复查并完善尿常规检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动造成输尿管损伤。
多数肾结石患者无须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镜取石。
1、药物排石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药物促进排出,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需配合大量饮水及适度运动。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等短期并发症。
3、经皮肾镜取石针对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或复杂结石,通过背部小切口建立通道直接粉碎取出,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2-3天。
4、输尿管镜取石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配合激光碎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术前评估输尿管条件。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情况,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