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尿结石碎石后仍疼痛可能由残余结石刺激、输尿管痉挛、继发感染或碎石未完全排出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解痉、抗感染治疗、增加饮水量及复查影像学等方式处理。
1. 残余结石刺激碎石后残留的小结石移动时划伤泌尿道上皮,可能伴随血尿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坦索罗辛或布洛芬缓解疼痛。
2. 输尿管痉挛结石碎片通过输尿管引发平滑肌剧烈收缩,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可选用山莨菪碱、间苯三酚或阿托品等解痉药物。
3. 继发尿路感染结石残留导致尿流不畅滋生细菌,可能伴有发热和尿频。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
4. 碎石未完全排出较大结石未充分碎裂阻塞尿路,需复查超声或CT评估。必要时考虑二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石,避免高草酸饮食,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需立即返院复查。
肾结石患者适合进行跳绳、慢跑、快走、瑜伽等运动,运动强度需根据结石大小和症状调整。
1、跳绳:垂直震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建议单次不超过5分钟,每日可分多次进行,跳跃后需大量饮水。
2、慢跑:规律颠簸运动可促进输尿管蠕动,选择平坦路面匀速跑步,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为宜。
3、快走:每日6000步以上的快步行走能改善代谢,建议分早晚两次完成,行走时保持腰背挺直避免扭伤。
4、瑜伽:猫牛式、婴儿式等舒缓体式可放松输尿管,每个动作保持30秒,练习前后各饮用300毫升温水。
运动前后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