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牙疼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甲硝唑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
1、止痛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轻度牙髓炎或牙龈炎引起的疼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2、抗生素甲硝唑适用于厌氧菌感染导致的智齿冠周炎,通常伴随牙龈红肿化脓,需配合口腔冲洗治疗。
3、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凝胶可用于暂时缓解剧烈牙痛,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起效,但需警惕过敏反应。
4、中成药丁细牙痛胶囊含丁香酚等成分,对风火牙痛有一定效果,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牙疼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肿胀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用药掩盖病情。日常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牙周炎在牙片中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吸收、牙周膜增宽、硬骨板消失等特征,判断依据主要有牙槽嵴顶高度降低、骨小梁稀疏、根分叉病变等影像学改变。
1、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顶高度降低是牙周炎典型表现,早期呈水平型吸收,进展期可见垂直型或凹坑状吸收,骨吸收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2、牙周膜增宽:正常牙周膜宽度约0.2毫米,炎症时可达0.5毫米以上,表现为围绕牙根的透射带增宽,提示局部存在炎性渗出或组织水肿。
3、硬骨板消失:牙槽窝内壁的致密白线(硬骨板)中断或模糊,表明破骨细胞活跃导致骨质破坏,常见于活动性牙周炎进展期。
4、根分叉病变:多根牙根分叉区出现透射影,按Hamp分级可分为Ⅰ-Ⅲ度,提示牙周支持组织严重破坏,需结合临床探诊深度综合评估。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牙周炎患者应每年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监测骨量变化,配合龈下刮治和菌斑控制等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