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牙龈肿痛可能由食物嵌塞、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炎、牙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消炎药物、牙周治疗等方式缓解。
1、食物嵌塞牙齿间隙残留食物残渣刺激牙龈,引发局部红肿疼痛。建议使用牙线清理嵌塞物,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导致牙龈发炎,表现为刷牙出血伴肿胀。需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控制菌斑。
3、牙龈炎与牙结石刺激和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牙龈充血、触碰出血。需进行超声波洁治,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洛分散片。
4、牙周炎由长期牙龈炎发展而来,伴随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需开展龈下刮治,严重者需牙周手术,配合使用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片或罗红霉素胶囊。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用软毛牙刷,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复发。持续肿痛超过3天或伴发热需及时就诊。
牙疼影响进食可通过局部冷敷、调整饮食质地、药物镇痛、口腔疾病治疗等方式缓解。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牙周脓肿等疾病引起。
1、局部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侧面部,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可帮助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
2、调整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过硬、过烫及刺激性食物,用健侧咀嚼。
3、药物镇痛: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等药物可短期缓解疼痛与炎症,需遵医嘱使用。
4、病因治疗:龋齿需充填治疗,牙髓炎可能需根管治疗,智齿冠周炎需局部冲洗上药,严重脓肿需切开引流。
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面部肿胀需及时就诊,日常保持口腔清洁并使用含氟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