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可以通过B超检查出来。B超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准确率较高,尤其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结石检出率更高。
1、检查原理B超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区域的高回声结石影,尤其适用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等生理性狭窄部位。
2、检出条件结石直径大于3毫米时检出率显著提高,但受肠气干扰时可能漏诊中段输尿管结石,需配合憋尿或改变体位检查。
3、比较优势相比X线检查,B超无辐射且能同时评估肾积水程度,但对尿酸结石的敏感性略低于CT检查。
4、注意事项肥胖患者或肠气过多可能影响成像质量,必要时需结合尿常规、CT尿路造影等进一步确诊。
检查前建议饮水憋尿以提高清晰度,发现结石后应根据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方式。
肾结石卡在输尿管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扩张输尿管、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促进排出。结石移动速度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增加尿流冲刷力,适合小于5毫米的结石。家长需督促儿童定时定量饮水,避免碳酸饮料。
2、药物扩张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黄体酮类药物能缓解痉挛,需配合医生使用盐酸特拉唑嗪、甲磺酸多沙唑嗪等处方药。
3、体外碎石适用于5-10毫米的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可能与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嵌顿有关,常伴随剧烈腰痛、血尿症状。
4、输尿管镜术对大于10毫米或合并感染的结石,采用钬激光碎石直接取出。通常与解剖异常或结石长期滞留有关,可能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
急性发作期建议低盐低草酸饮食,避免菠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位移,若出现持续呕吐或高热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