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肾结石手术可能出现的后果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输尿管损伤、结石残留等,具体风险与手术方式及患者个体情况相关。
1、术后感染手术创口或泌尿系统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术中出血经皮肾镜等手术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严重时需输血处理。术后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避免剧烈活动。
3、输尿管损伤输尿管镜手术可能造成黏膜撕裂或穿孔,表现为腰痛、血尿。轻度损伤可通过留置双J管自愈,严重者需修复手术。
4、结石残留复杂结石可能无法一次取净,残留结石可能需二次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
术后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遵医嘱进行影像学随访。出现持续发热或血尿加重应及时就医。
肾下端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结石形成通常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结构失衡等因素有关。
1、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并缓解疼痛。
2、体外冲击波碎石针对直径6-20毫米的结石,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可能伴随血尿或腰痛,术后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治疗。
3、输尿管镜取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通过尿道置入内镜直接碎石取石,可能与输尿管狭窄或息肉有关,需预防术后感染。
4、经皮肾镜取石用于复杂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建立皮肤至肾脏的通道进行碎石,需评估出血风险并监测肾功能变化。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