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下腹部疼痛,常见于结石移动或阻塞输尿管时,疼痛程度可从隐痛到剧烈绞痛。输尿管结石引发的疼痛通常由结石位置、大小、尿路梗阻程度等因素决定。
1、结石移动: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能刺激管壁,引发阵发性下腹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大腿内侧,建议多饮水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坦索罗辛、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症状。
2、尿路梗阻:结石完全阻塞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梗阻位置,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3、继发感染: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下腹坠痛伴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处理结石。
4、肌肉痉挛:结石刺激引发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会导致绞痛发作,疼痛评分常超过7分,可肌注哌替啶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解痉镇痛,同时进行结石定位评估。
出现下腹痛伴血尿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
4毫米的结石通常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B超对结石的检出能力主要与结石成分、位置、设备分辨率以及操作者经验有关。
1、结石成分:尿酸结石等非钙化性结石在B超下显影较淡,可能影响检出率,而草酸钙结石等钙化性结石显影更清晰。
2、结石位置: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更容易被检出,输尿管中下段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而漏诊。
3、设备分辨率:高频探头对微小结石的识别更敏感,部分基层医院的低端设备可能漏诊4毫米以下的结石。
4、操作者经验: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结石检出率,经验丰富的医师能通过多切面扫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建议结合尿液检查评估血尿情况,必要时可通过CT平扫进一步确诊,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