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0.7毫米的尿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尿结石的排出概率主要与结石位置、尿路通畅度、饮水量、身体活动量等因素有关。
1. 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较难排出,而下段结石更易随尿液流动排出体外。可通过多饮水、适度跳跃运动促进移位。
2. 尿路通畅度:存在尿路狭窄或先天畸形可能阻碍结石排出。需通过泌尿系统超声评估解剖结构,必要时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3. 饮水量: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能增加尿流冲刷作用。建议分次饮用白开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
4. 身体活动:适度跑跳运动可利用重力作用辅助排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嵌顿,建议选择跳绳、爬楼梯等纵向运动。
观察期间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坦索罗辛或排石颗粒等药物辅助治疗。
肾结石患者通常需要挂泌尿外科,其他可能涉及科室包括急诊科、肾内科、普通外科,具体选择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医院分科情况决定。
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是肾结石诊疗的核心科室,负责结石的影像学诊断、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微创手术。当出现腰痛、血尿等典型症状时首选该科室。
2、急诊科突发剧烈肾绞痛伴呕吐发热时需立即挂急诊科,急诊可快速进行止痛解痉处理,并通过CT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急症。
3、肾内科对于反复发作的结石或伴有肾功能异常者,肾内科可评估代谢性疾病因素,如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继发性病因。
4、普通外科部分基层医院未细分泌尿外科时,普通外科可处理简单肾结石病例,但复杂病例仍需转诊至专科。
确诊肾结石后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