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B超能够检查出结石,主要用于筛查泌尿系统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胰腺结石等,实际检出率受结石成分、大小、位置、设备分辨率等因素影响。
1、泌尿系统结石B超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检出率较高,尤其适用于孕妇等需避免辐射人群。典型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
2、胆囊结石B超是胆囊结石首选检查,敏感度超过90%。胆固醇结石呈弧形强回声伴声影,泥沙样结石可见沉积物随体位移动。
3、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约70%,肝内胆管结石易漏诊。胆管扩张是重要间接征象,必要时需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
4、胰腺结石慢性胰腺炎继发胰管结石检出率较低,B超可能仅显示胰管扩张或胰腺钙化灶,确诊需依赖CT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检查前需保持空腹8小时,适当憋尿可提高泌尿系结石检出率。若B超结果阴性但症状持续,建议进一步做CT或造影检查。
膀胱内结石可遵医嘱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促进排石,同时建议增加饮水量并适当运动。
1、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该药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适用于尿酸成分结石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坦索罗辛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排出。可能引起头晕或体位性低血压。
3、双氯芬酸钠栓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排石过程中的肾绞痛症状。直肠给药需注意局部刺激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4、中成药辅助尿石通丸、排石颗粒等中成药可通过利尿通淋作用辅助排石,需配合大量饮水使用。
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感染时建议及时就医,药物排石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