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尿结石引发的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热敷、体位调整、大量饮水等方法缓解,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尿路、尿路痉挛、继发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
1、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性疼痛,解痉药如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能缓解尿路平滑肌痉挛,严重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
2、热敷下腹部或腰背部热敷有助于扩张输尿管,促进结石松动,水温控制在40-45℃为宜,每次持续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
3、体位调整采取结石侧朝上的侧卧位可减少结石对尿路的压力,肾下盏结石建议膝胸卧位,配合跳跃动作可能帮助结石移位。
4、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增加尿流冲刷作用,但需避免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导致肾盂压力骤增。
疼痛缓解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结石位置与大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嵌顿,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
B超检查肾结石的准确率较高,但存在一定误差概率,误差主要与结石大小、检查设备分辨率、操作者经验、患者体型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小结石可能因声学伪影被漏诊,此时建议结合CT尿路造影确诊。
2、设备分辨率低频超声探头对输尿管中段结石显示较差,高频探头更适合检测肾盂内微小钙化灶。
3、操作经验新手医师可能将肾窦脂肪误判为结石,需由两名医师交叉复核可疑影像。
4、患者因素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层过厚会衰减声波,肠道积气也会干扰输尿管结石显影。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但B超阴性的患者,建议选择非增强CT作为补充检查手段,检查前保持膀胱适度充盈可提升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