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在CT片中主要通过高密度影、结石位置、肾盂输尿管扩张程度及周围组织水肿等特征判断,主要观察点包括结石大小、梗阻部位、积水程度和继发感染迹象。
1、高密度影:结石在CT平扫中呈白色高密度影,CT值通常超过300HU,可明确区分于周围软组织,磷酸钙和草酸钙结石显影最清晰。
2、梗阻位置:沿输尿管走行区追踪高密度影,常见于三个生理狭窄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跨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入口。
3、积水表现:结石近端输尿管或肾盂扩张,急性期可见肾周脂肪间隙模糊,慢性梗阻可伴肾皮质变薄等肾功能损害征象。
4、继发改变:合并感染时可见输尿管壁增厚、周围脂肪条索影,严重者出现气体影或脓肿形成,需警惕尿源性脓毒血症。
建议结合超声或静脉肾盂造影综合评估,急性腰痛发作需急诊处理,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有助于预防复发。
体外碎石术不适用于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未控制、妊娠期、结石远端存在器质性梗阻等情况。
1、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者碎石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需先纠正凝血功能。
2、活动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或发热期碎石可能引发脓毒血症,需先进行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3、妊娠状态冲击波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期女性应选择输尿管支架置入等替代方案。
4、解剖梗阻结石远端存在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等梗阻时,碎石后碎片无法排出,需优先解除梗阻。
存在心血管疾病、过度肥胖或骨骼畸形者需评估个体风险,术后建议增加水分摄入并监测尿量变化。